现在是:

当前位置:无棣县纪委监委网站 > 廉政文化 > 廉政文化
吴式芬故居导游词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0-19       

吴式芬故居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上(下)午好!欢迎来到吴式芬故居参观指导工作。

无棣明清时期古称海丰,现在咱们来到的就是清代著名的科举家族“海丰吴氏”——吴式芬故居。海丰吴氏世称“进士世家”、“尚书门第”,素有“七侍郎、八巡抚、九封光禄、三翰林、五资政、十朝邦禁”之美誉。中国有句广为人知的俗语: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海丰吴氏,自顺治至宣统,十朝皆列科名,九世累遗典籍,是以家乘万卷跻身齐鲁大地富有传奇色彩的名门望族之一。吴氏家族自顺治到宣统 260 余年间历代为官,形成了鲜明的从政风格,即忠君爱民、清廉俭朴,诚信公正、勤勉谨慎,兴文宣教、以德化民,整个家族历史上没有出现一个贪官、庸官。2010 年 5 月,吴式芬故居被市纪委命名为“全市廉政教育基地”。

领导这边请。故居始建于明代,扩建于清代,占地7000平方米,分为南北两院。

北院第一进院落:

北院俗称“尚书第”,由吴家十四世传人吴坛扩建于清康熙三(1664)年。

门洞南面高悬“尚书第”古匾一方,为军机大臣于敏中所书,送至吴氏家族第十四世代表人物——吴坛,“尚书”所指吴坛之父——吴绍诗为大清刑部尚书,大清律例的修订者。故,吴氏家族在律学法学研究颇深,从而使得家族世代知法守法,没出现过一位贪官污吏,乡霸恶绅。

北边是现任中国书协党组书记,全国著名书法家陈洪武(笔名萧风)题写“进士世家”。

第一进院落,南北各有三小间厢房,南厢房做办公室及廉政文化教育展厅,北厢房布展为家族历史文化展。 海丰吴氏家族作为鲁北一个闻名的文化望族,卓立于清代达200余载,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识有用的人才,在区域内产生了一定影响,成为当地文化的标杆,在学术界独树一帜,做出突出贡献,其主要原因是该家族有渊源深厚的家学和家风。海丰吴氏枝繁叶茂,代有显宦、才人,属于典型的科举文化望族,其文风流韵与时代变革相始终,由一门之文,可觇百年之史;由一家之兴衰,可纵观清代社会变革与学术变迁之一斑。海丰吴氏“做人、做官、做学问”之三位一体互为裨益的模式在众多文化家族中具有独特性。

对海丰吴氏家族的研究,在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发掘文化资源、推进地方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自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迎面便是著名的“父子进士厅”, 据《吴氏世德录》、《吴氏族谱》记载,吴氏家族先后产生了9名进士,20名举人,副贡、优质、拔贡、岁贡、素贡34名,太学生44名,生、增生、监生、摩生55名,通过读书走上仕途者逾百人,成为声势煊赫的文化望族。

父子进士这是对吴氏十一世传人吴自肃(康熙甲辰科进士第)及其仲子吴象宽(雍正癸卯科进士第)两代殿试中式的褒扬。吴式芬为吴熙曾堂弟吴衍曾之子,吴式敏、吴式群、吴式芬是“兄弟进士”,他们与吴熙曾则为“叔侄进士”。另外,吴熙曾、吴式敏、吴式芬以海丰吴氏叔侄“三翰林”并誉齐鲁人文。吴氏家乘宝典有“祖孙父子叔侄兄弟进士之家”的印宝,可谓名副其实。素有“七巡抚、八侍郎、九封光禄、二翰林、五资政、十朝邦禁”之美誉。主要集中体现家族科举及教育成就及主要人物。

海丰吴氏科甲蝉联,代有才人,“殿试七代九进士”,号称“儒林翰苑”、“贤宦世家”。“父子进士”是对吴氏第十一世吴自肃及其仲子吴象宽两代殿试中式的褒扬。(另外还有十四世吴坛;十六世传人吴侍曾、吴熙曾为“兄弟进士”;十七世,吴式敏、吴式群、吴式芬,为同世两朝科贡进士;十九世吴峋是最后一个进士。)各位领导看一下这幅对联,“四省承宣三掌节钺;九封光禄两列史晟”, “节钺”指的是符节和斧钺,古代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三掌节钺”,简单地说,就是曾经三次掌管朝廷“生杀”大权的人。掌管节钺的人是吴氏家族振兴的重要人物——吴绍诗和他的两个儿子吴垣、吴坛,都曾经同期或先后在刑部任高官。他们家族中有九位光禄大夫,当时有2人载入清史。

现在,各位领导看到的这两面廊心墙上雕刻的图案叫做“五蝠捧寿”, 四只蝙蝠环绕寿字,寿字中间又画一蝙蝠,蝠与福谐音,是吉祥的象征。“父子进士厅”,是接待贵宾、迎接圣旨的主要场所。原来皇上给吴家的圣旨、诰命都是放在这个屋里面的,历史上吴家所接受的圣旨和诰命有57呈。

上悬“祖孙父子兄弟叔侄进士之家”牌匾,由陈靖先生题写。现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书委员会主任;山东印社社委秘书长;   框对是“忠贞世胄”“恭定家风”。清乾隆年间,官吏回避制度非常严格,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人不允许在同一个部门任职。然而,吴氏家族中的吴绍诗和吴垣、吴坛父子三人同朝同为巡抚侍郎,先后在刑部任职,在朝中传为美谈。吴绍诗去世以后,乾隆感动于吴氏一门的忠贞,特赐吴绍诗谥号“恭定”,并御笔为“海丰吴氏”写下“忠贞世胄,恭定家风”八个大字。

墙壁上展出的是明清时期吴氏家族的进士所在题名碑拓片,共9张(喻示9位进士)。上面所记载的进士就是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科举考试(殿试)的人。每三年一次的殿试成绩出来之后,皇帝都会命人将这些人的名字和籍贯按照名次刻在碑上,有表彰所在时期的人才涌动、表面自己的选贤任能和垂示后人等意义。这些拓片所在的题名碑,现存于北京国子监,共有元明清三个朝代的198块。

父子进士

吴自肃是山东海丰吴氏家族的第一位进士。他在刑部任职多年,对国家忠诚,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不畏权势,不惧威吓,连康熙帝都称赞他:“山东人真好汉”。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54 岁的户部员外郎吴自肃因功被晋升为刑部郎中。吴自肃在刑部无私无畏的精神风貌,以及渊博的法学知识,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子孙们。吴自肃为一生为官清廉,卸任还家时,家中寒素如故,但吴永孕周急百姓之心比以前更加迫切。厩里有一瘦马,借乘之人不问主人便可以骑走,家中的衣服器物、甚至夫人的簪珥,都供人质典而面无难色。  

才入滇南境,

  双眸分外明。

  诸峦环秀色,

  芳树带文情。

  ——吴自肃《滇境》

 

《黄梅吴公传》写的是吴自肃的三子吴象宽,他自幼聪颖绝伦,“读书目十行,八岁即通经史,远近有神童誉”,23岁即恩科及第,修成吴氏家族第二名进士。清军机大臣张廷玉曾为吴氏宅第题写“父子进士”金匾,赞誉吴自肃、吴象宽父子俩。

 

“海丰吴氏进士榜”无棣进士世家——海丰吴氏:自清康熙甲辰(1664)年至同治乙丑(1865)年二百年间,其家族先后出了吴自肃、吴象宽、吴坛、吴熙曾、吴侍曾、吴式敏、吴式群、吴式芬、吴峋等9名进士,有“进士世家”之美誉。吴氏家乘宝典钤有“祖孙父子叔侄兄弟进士之家”印宝,可谓名副其实。

祖孙进士

吴式芬与吴峋 海丰吴氏崛起第一人、吴氏家族首名进士吴自肃的曾孙是吴坛,吴坛的曾孙即是吴式芬。吴式芬(1796—1856),海丰吴氏第十七世,字子苾,号诵孙,道光乙末(1835)年“两榜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加三级,诰授光禄大夫,一品衔,赏戴花翎,国史有传,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以及我国封泥的最早发现者和研究者。半生做官一生做学问的吴式芬,做官“忠君爱民、清正廉明”,有“贤官”之称;做学问,“艺苑鸿才、禁林硕望”,有“硕学通儒”之誉。激励子孙读书仕进,道德传世是海丰吴氏家族成为“名门望族”、“科举望族”,乃至“官宦世家”独有的法宝。吴式芬继承并发扬了吴氏家族“崇孺重文,耕读而仕”的传统,引领着吴氏家族一步一步走向了最后的辉煌。吴式芬有两子(吴重周、吴重憙)五孙,这其中,赏戴花翎的有4人,二品官、四品官各2人,三品官、五品官各1人,考取举人3人,进士1人,这个进士就是吴式芬长孙吴峋。吴峋(1837—1892),海丰吴氏第十九世,字庾生,号绣峰,同治乙丑(1865)年科进士,是吴氏家族中第九名进士,也是最后一名进士,官至礼部郎中,掌湖广道监察御史加二级,诰授中宪大夫,四品衔,谥贞惠,县志有传。吴峋才华横溢,胆识过人,爱国爱家堪称一代楷模。光绪间,其冒死上书《治河疏》,直谏治黄利害,改变了上谕“开徒骇、马颊河,以分水势”的错误定见,挽狂澜于既倒,一时震动朝野。

吴象宽与吴坛 吴象宽(1837—1892),海丰吴氏第十二世,字居之,号芝园,雍政癸卯(1714)年恩科进士,授湖北黄梅知县,貤赠通奉大大,甘肃布政使,二品衔,政绩卓著,县志有传,著有《内讼篇》、《宁远书钞》、《芝园诗集》。吴象宽是吴自肃三子,其四弟吴象默(字从之,号健舆,廪生,晋赠资政大夫、累赠资政大夫,二品衔)为吴坛的祖父。吴坛(1724—1780),海丰吴氏第十四世,字紫庭,别号椒堂,乾隆辛巳(1761)年恩科进士,仕至刑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江苏巡抚加二级,诰授光禄大夫,一品衔,国史有传。吴坛“明晰律令,处事条理分明、理智得体”(乾隆语),任《大清律例》纂修官时,纂修《纲目》三卷,并著有清朝法制史“杠鼎”之作——《大清律例通考》三十九卷,资料丰富,内容广博,考证精确,不仅对清朝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现在的司法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吴坛与其父吴绍诗、兄吴垣,明敏司寇,乾隆肱骨,为“海丰吴氏重心人物”,迎来了吴家号称“尚书门第”、“贤宦世家”的鼎盛时代。他们均为法学大家,并以父子同朝三巡抚、三侍郎称著华夏,举世罕有,“父子相代,尤异数”。清大学士于敏中为吴宅题写的“尚书第”额匾就是褒扬他们父子仨的。

另外,吴坛与吴侍曾、吴熙曾;吴式敏、吴式群与吴峋等也是“祖孙进士”。

父子进士

吴自肃与吴象宽 被称为“东鲁名儒”、“海岱儒宗”的吴自肃为“海丰吴氏”家族崛起的奠基者,他不但是吴家第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而且广布德政,著作斐然,既为后人树立了忠义、仁厚的道德典范,又不断激励着吴氏后人在科场与仕途上积极进取,使吴氏家族很快涌现出了一大批人才,声名显赫。吴自肃(1630—1712年),海丰吴氏第十一世,字克庵,号在公,康熙甲辰(1664)年科进士,授职江西万载县令,仕至山西河东道布政使司参议加一级,诰授朝议大夫,并以嫡孙吴绍诗(字二南,号蚁园,诸生,仕至江西巡抚、吏部侍郎加尚书衔,诰授荣禄大夫,一品衔,谥恭定,谕祭葬,国史有传)晋赠荣禄大夫,一品衔,县志有传。吴自肃“文治武功,忠贞善政”,“精韬略技艺,数一著武功”,“真乃忠臣良将也!”(康熙语),著有《万行草》、《我堂存稿》、《作文家法》留世。吴自肃“爱民礼士,公正廉明”,崇祀江西、云南、山西三省名宦,山西“士民讴思至今不忘”。吴自肃的五个儿子吴旭、吴象羲、吴象宽、吴象默、吴象弼,传承家风,才品双全。特别是仲子吴象宽自幼聪颖绝伦,“读书目十行,八岁即通经史,远近有神童誉”,23岁即恩科及第,修成吴氏家族第二名进士。清军机大臣张廷玉曾为吴氏宅第题写“父子进士”金匾,赞誉吴自肃、吴象宽父子俩。

另外,吴侍曾与吴式敏也是“父子进士”。

叔侄进士

吴熙曾与吴式敏、吴式群、吴式芬 吴式敏为吴熙曾(吴氏家族第四名进士)大哥吴侍曾之子、吴式群为吴熙曾二哥吴怡曾之子、吴式芬为吴熙曾堂弟吴衍曾之子,吴式敏、吴式群、吴式芬是“兄弟进士”,他们与吴熙曾则为“叔侄进士”。另外,吴熙曾、吴式敏、吴式芬以海丰吴氏叔侄“三翰林”并誉齐鲁人文。吴式敏(1790—1850),海丰吴氏第十七世,字逊甫,号平山,嘉庆庚辰(1820)年联捷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山西正主考,仕至湖北安襄郧荆兵备道,诰授中宪大夫,四品衔,县志有传。吴式敏“性敏慧,笔墨异凡,尤工楷法”,著有《求可知斋诗草》、《南安书院记》;吴式群(1792—1836),字羽宾,号季文,道光癸未(1823)年进士,仕至户部主事加二级,诰授奉政大夫,五品衔。吴式群“自幼聪颖绝伦,讨论古典别有神悟。为文章探索理窟根柢六经,每一艺出士林传诵”,著有《家训纪闻》、《雁舟吟草》等;堪称“海丰吴氏文化宗师”的吴式芬,“著作等身”,其中,二十卷的《捃古录》按照州县编制目录,共录自商周至元代金石文18128种。三卷九册的《捃古录金文》共考释商周至元代有铭文的钟鼎彝器1329件。他与陈介祺合撰的我国研究封泥最早的一部专著——《封泥考略》,十卷,收录秦汉官私封泥849枚,并逐枚考释,对研究秦汉官制、地理以及秦汉篆刻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另外,吴侍曾与吴式群、吴式芬也是“叔侄进士”。

兄弟进士

吴侍曾与吴熙曾 海丰吴氏第十四世吴垣(吴坛胞兄,字薇次,号树堂,仕至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广西、湖北巡抚,诰授资政大夫,二品衔,赐祭葬,国史有传)有一子、四孙,长孙吴侍曾和四孙吴熙曾均进士及第。吴侍曾(1772—1836),海丰吴氏第十六世,字泰孙,号竹泉,嘉庆戊辰(1808)年科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主事加二级,诰授奉政大夫,晋赠中宪大夫,四品衔,著有《竹泉诗钞》、《人海丛谈》、《垂荫接叶轩诗集》;吴熙曾(1775—1807),吴侍曾胞弟,字缉文,号穆斋,嘉庆辛酉(1801)年恩科联捷进士,翰林院编修加三级,充实录馆、国史馆、武英殿纂修官,诰授奉直大夫,五品衔,著有《少颐诗稿》。吴熙曾天性过人,英年早逝,33岁殒职于任所。

另外,吴式敏、吴式群、吴式芬为同世两朝科贡三进士。

 

“三世荣封”“三世荣封”碑刻上有如下记载:吴坛(江苏布政使)的曾祖吴自治(吴自肃弟)、祖吴瑛、父吴绍谟三世诰命全文……。碑刻考证,乾隆36年11月25日向海丰吴氏颁封的三呈皇帝诰命,为海丰吴氏的功德碑之一,可靠的实物证据,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佐证了海丰吴氏在康乾盛世的历史地位。什么地方出现错误?吴坛是吴绍诗之子呢?还是吴绍谟之子呢?在翻阅吴自肃《我堂年谱》时,可以看出吴自肃对吴自治的儿子吴瑛非常器重,曾亲自带吴瑛到颖齐读书,吴瑛也于戊子年是秋中式(举人)。在吴绍诗的《蚁园自记年谱》中也有戊子年“从伯中翰公瑛举于乡”,并记有“即次男坛嗣祖也”,但现在并未查到何时过继给吴绍谟,但可以确定吴坛为吴绍谟嗣子。在戴璐《藤阴杂记》父子兄弟九列篇列有:海丰吴绍诗礼部尚书,子垣吏部侍郎,坛同时为刑部侍郎。乾隆三十一年(1766),吴绍诗为刑部侍郎,皇帝以吴坛明晰律令,处事稳重,特命勿回避,父子同部共事,在朝中传为美谈。

 

在中国历史上,父子同为朝官的并不少见,然而父子三人同朝同为巡抚同为侍郎,且对刑律都有研究颇具造诣,又先后在刑部任职,却是举世罕有。清代乾隆年间,吴绍诗、吴垣、吴坛父子三人因明习法律,为高宗所器重,吴绍诗为刑部侍郎时,吴垣、吴坛先后在郎署,乾隆帝摒陈规,特命勿相避,父子同部公干。及绍诗移二礼部,以坛继其后,在刑部出职侍郎。父子相代,在当朝于后世传为奇闻美谈。

《庐山高》是明朝诗人沈周所作诗词之一。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不应科举,长期以事绘画和诗文创作。擅山水,初得父沈叵吉、伯父沈贞吉指授,后取法董源、巨然,中年以黄公望为宗,晚年醉心于吴镇。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

北院第二进院落:

出厅西行就进入第二进院落。二进院南厢为“陶嘉书房”用以珍藏图书,有吴家“小博物馆”之称。“(陶嘉书屋”由全国著名书法家,滨州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杰老师用隶书题写,两边楹联由清代学者,红十字会创始人之一吕海寰书写)诗书修养是吴氏家族文化的起点,对诗文的重视是吴氏子弟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自康熙初年至清末,涌现出了吴自肃、吴自冲、吴象弼、吴重熹等儒林隽秀,著述数十种。清朝中期,吴氏家族进入繁荣时期,吴氏子弟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均善诗文、好吟咏,如吴之、吴式芬等留下了大量的诗文集传世,并编有家族文集《吴氏文存》、《吴氏诗存》,整个家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链,可谓一门风雅,诗书之泽不衰。其文风流韵与时代变革相始终,一门之文,百年之史,由一家之兴衰,可纵观清代政局变革与学术变迁。

北厢是“双虞壶斋”,(“双虞壶斋”由陈靖老师用篆书题写,两边楹联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书写,陈介祺是吴重熹的岳父,与吴式芬合辑巜封泥考略》)设计精良,采用江南套梁插柱的内部结构建筑法,具有江南地区民宅的建筑特点,在齐鲁建筑中实属罕见。这里是主人著书立说的地方,因吴氏家族收藏的一对“虞司寇壶”而命名。吴式芬一生笃好金石文考古,从政之遐,搜集金石器物和拓片仅周、秦、汉就达130多件,撰写了《捃古录》、《捃古录金文》两部金石学专著,两书对金文著录之多和诠释之精,远远超越前人,故被清末以来的金石学家所推崇和引证。除此以外,吴式芬还著有《金石汇目分编》、《印谱》、《江西石存佚总目》等10余部著述。同时,他在四川、陕西等地出土封泥的基础上与潍县陈介祺合著了《封泥考略》10卷,它是中国最早编制封泥资料的专书,收集秦汉官封泥849枚,并逐枚考释。吴式芬在金石考古方面的造诣,吸引了国内学人的目光。他们纷纷前来造访,与吴式芬交流实物、交流研究心得,使无棣吴家大院、北京的宣南坊吴宅成为金石学研究的交流中心。吴式芬在此斋收藏商周等各时期青铜器共七十余件,并且多数著作都以此斋命名。如《双虞壶斋印存》《双虞壶斋八种日记》、《双虞壶斋藏器目》等。

安装了30多米的文物专业展柜,中间展示的是一直被吴式芬奉为至宝的“虞司寇壶”。它由周代虞国司寇伯吹所做,为两件同名的青铜壶。商周时期,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青铜器是一模一样的。但这对青铜壶却极其相似,就像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一样,所以又称为“双虞壶” ,极为珍贵。 “双虞壶”是吴之在湖北襄阳做官时由老朋友赠送所得,后转赠孙子吴式芬,一直被吴家奉为至宝。但可惜的是光绪年间,吴氏故居遭遇一场无名大火,虞司寇壶在火灾过后不翼而飞,仅存一个壶盖,现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两侧布展了各大博物馆青铜高仿品。

吴式芬,道光十八年(1838)调任江西南安知府。当时正值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陈兵广东,以南安府为后方基地,吴式芬转输军饷,措置裕如,供应无误。二十四年(1844)由巡抚吴文熔疏荐,擢广西右江道道员,兼署按察使。二十七年(1847)河南按察使。时河南大早,奉上谕拨帑银30万两赈恤灾民。又值捻军进入河南南汝光等地区,招兵买马,渐成气候。吴式芬亲带兵前往清剿安抚百姓,战事始息。

 道光三十年(1850),调任贵州布政使。时楚匪李沅发占据粤黔边境关隘,亟待防范清剿,而财力不支,黔省藩库向无存项,吴式芬细加核稽,不得不移缓济急,暂行权宜之计。没有向百姓摊派和滥征。咸丰三年(1853),陕省贼寇蜂起,征剿的饷银亟需筹措,各处重要关隘添兵练勇的薪水口粮亟需筹措。另外,皇上又屡次下旨调拨库银上百万济外省军需,至国库空虚。吴式芬筹饷心切,日夜焦虑,以至肝病复发,延医服药。

 

家庙,是供奉吴氏先祖的祠堂。它的建筑也是颇具特色。首先我们看一下屋脊,它是由瓦片一片片叠置而成的,叫做“花脊”,是独具我们无棣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再就是滴水花边瓦当,各位朋友看一下,我们瓦当的纹饰全部都是虎头,这都是根据吴式芬故居以前老房子的瓦当试样专门加工的。(家庙由全国著名书法家,滨州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杰老师用隶书题写,家庙对联:“封公封侯封伯子勳隆畿辅亿万年永沐黄恩,为士为农为大夫望重海邦千百载咸蒙祖德。”现在挂的这对是根据清代的原木刻楹联复制下来的有吴重熹书写)

北院第三进院落:

这边的深闺小院,就是闻名无棣县城的十间房,这里是吴家小姐们的闺房。从外面看呢它是只有五间,我们进入里面看一下。各位领导,这根柱子叫做“通天柱”,下面的石头叫做“柱顶石”,在这里做上木质隔断五间房就成为十间房啦。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对房子建造的规格也是有讲究的,所以就采用隔断来丰富房间的功用。再看木门上的绦环板和裙板上的纹饰,它们不是贴上去的,而是在原木上直接雕凿的,我们故居里的其它木雕,也都是直接在上面雕琢的。

各位领导我们在这看一下鲁北民居的建筑格局,所有这些房子中间都有一块板子,墙多厚板子就有多厚,叫做“碱板”。无棣靠海,潮气重,碱的潮气通过板子的缝隙可以反出来,上边的砖就不会碱化啦。各位领导还可以看到在房屋的底部有许多小孔,这是“通气孔”。每一个通气孔对应着墙体里的一根落叶松支撑梁柱,落叶松的潮气通过小孔排出来,木材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就会保持干燥不腐烂啦。

再往西走便是吴家西花园的遗址。吴重熹曾任江西巡抚、河南巡抚等要职,并且多次前往江南进行巡视,对江南园林非常向往,所以吴重熹于清宣统2年(1910年)重新修建了北院的西花园,把江南园林深度融汇到其中,形成南北双方相容的独特风格。这里曾经幽竹伴岩,曲径花香,但是在日本人入侵之后被毁之一旦,现在我们正在恢复建设之中。

 

西下院:

南院的西侧是西下院,西下院面积也很大,主要是膳房、仓房和下人们居住的地方。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在吴府服务的下人们不经特许是不准和主人们走同一个门的,所以,西下院另有门出入。

现北屋为“新中国红十字会”展厅,南屋为“山东红十字会”展厅,展厅内部为相关时期的珍贵纪念奖章、纪念品及有关记载的报纸和书籍。此皆因吴氏家族第十八世代表人物——吴重熹为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之一,其背景为:光绪三十年(1904 年)2 月,在中国东北旅顺口,日俄双方为争夺在中国的特权,爆发了“日俄战争”,数十万中国同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在旅顺的外国侨民都由本国政府或红十字会出面,接连撤离战区。宣布中立的清政府也派船接运中国同胞,遭到俄国的拒绝,船只不准入港。为救护中国难民,上海海关道沈敦和等人出于义愤,发起成立“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为得到国际上的承认,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四(1904 年 3 月 10 日),任驻沪会办电政大臣的吴重熹与吕海寰、盛宣怀等钦差大臣代表中国政府,在上海邀请同样是中立国的英、美、德和法代表,共同协商成立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也称“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该会属慈善质,由中、英、美、德、法五个中立国合办,其直接目的在于救护“日俄战争”的难民及双方伤兵“出境”医治。“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公推吕海寰、盛宣怀、吴重熹为领袖,道员沈敦和、任锡汾、施则敬为中国办事总董,任凤苞兼总书记,英人威金生、裴式楷、安特生、麦尼而,法人勃鲁那,德人宝隆,美人葛累为西方四国办事总董。“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成立当年即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承认。清政府得知后,立即予以承认,并恩帑白银十万两作经费。光绪皇帝手谕:“此会医治战地受伤军士,并拯救被难人民,实称善举。著颁发内银十万两,以资经费。”

 

碑廊:

吴氏家族从农耕世家发展为文化望族,其家风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童蒙入学,先须教导……”在这面石刻墙上,5000 余字刻着吴家对孩子进行家塾授蒙的教导,名曰《家塾授蒙浅语》,这是吴式芬对家风家训的总结,更是对家族子弟的谆谆教导。

“海丰吴氏”家族的家风可概括为三点:(一)“淳风厚德,直谅恬素”。是对吴氏子孙们的品德要求,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树立道德威信,并结交良师益友;(二)“崇儒重文,耕读而仕”。是对吴氏子孙们的读书和生活方式的要求,子孙进可以出仕荣身兼济天下,退则居家耕读独善其身;(三)“忠贞孝友,礼仪传家”。是对吴氏子孙们走上仕途之后的要求,做到忠诚坚贞,孝亲敬友,尊礼重仪,传承世家。

太太舍房:

这边是太太舍房,据考证是吴式芬的祖母潘氏当年居住的卧房,潘氏是乐陵人。封建社会母凭子贵,枣树寓意“早生贵子”,无棣又以枣为名,所以潘氏婚后便在天井里种下了一棵枣树,也就是大家看到的这棵枣树啦。后来潘氏因孙子吴式芬官晋赠一品太夫人,所以后人便亲切的称这棵陪嫁的老枣树为“一品夫人树”。

皇太后懿旨《旌表吴氏训妻吴李氏等》非独男性,吴门女性也是有血性有骨气的。1868年四月十一日,捻军破海丰城池。吴氏家族女性视死如归,先后数人罹难。称“一门六烈”。

现为“国际红十字会”展馆,墙壁上展出的是有关国际红十字会成立的主要代表人物、现有成员国及成立背景: 
19世纪中期,欧洲商业经济日益繁荣的 各国,为了争夺市场,不断兵戎相见,各国 的陆军医疗部门无力单独解决战地伤病兵员 的救护和治疗问题。有个名叫让•亨利•杜南 (1828~1910)的瑞士人,1859年6月25日在前 往觐见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途中,抵达意大 利北部伦巴第地区。
  此时拿破仑皇帝正率法军 和撒丁军一道与奥地利陆军为争夺伦巴第地区 相继在马根塔和索尔弗利诺两地血战。索尔弗 利诺之战,双方伤亡4万多人,大批伤兵被遗 弃在战场上,场面十分凄惨。杜南目睹这一情 景,出于对这些人的同情和怜悯,当即号召该 地居民同他一道抢救和看护被遗弃的伤兵。
  事后,杜南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了《索 尔弗利诺回忆》一书。在书的结尾他建议:在 各国成立伤兵救护组织;召开一次国际会议, 研究制定一项保护伤兵和伤兵救护组织权益的 国际公约。他的倡议获得了欧洲各国的热烈支 持。1864年,欧洲各国就交战双方伤兵救助问 题,举行了第一次日内瓦会议,拟出草案。
  草 案在杜南建议的基础上,增加了设立野战医院 和医疗救助的措施,并以“白底红十字”的瑞 士国旗为参照,设计出“白底红十字”的标 志,这就是红十字会的起源。1880年,“救护伤兵国际委员会”改称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此后,许多国家都成 立了红十字会。
  1919年,又诞生了各国红十字 会联合组织——国际红十字会协会。

展柜中为各成员国(除中国外)的珍贵邮票。

太太舍房以南为“大清红十字会”展厅,映入眼帘的投放的为成立“上海万国红会”的历史背景,两侧屋子里展出的是吴重熹因红会事宜上书光绪皇帝的奏折影印卷。

再往南,为“民国红十字会”展厅,墙壁上展出的是中华民国期间的红十字会具体年份的具体事宜,两侧屋内展列相关历史书籍、物件及其邮票。

吴重熹舍房

吴重憙(1838-1918),字仲饴,吴式芬次子,海丰县(今无棣县)城里村人。清同治元年(1862 年)科举人,授工部郎中。

(1) 官宦仕途

他竭诚秉公,政简而事治,擢升河南陈州知府。任内以振兴文化教育为先务,修缮圣庙,建崇经义塾。为官清正,慎于理案判狱。清光绪十三年(1887 年)郑州一带黄河决口,大水漫溢至陈州府数里,吴重憙调集民工备砂石木料,亲临现场督修堤坝捍御,设粥厂救活灾民无数。荥泽保和寨民等处大堤出现险情,他站立泥淖中,冒雨指挥抢护,经两昼夜加固了堤坝。当地百姓,传为佳话。因政绩显民声佳,迁开封知府。到任后,他审结全省重案,断狱无枉无纵,声名鹊起。因功升江南江安粮道。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光绪帝避难西安,吴重憙奉两江总督刘坤一之命,赴西安贡献江西地方特产,受到慈禧太后青睐,擢任,又迁江宁布政使。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清廷诏令吴重憙任职直隶布政使。袁世凯 1901 年 11 月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2 年 6 月实授。袁世凯上任甫始,急欲在各方面有所建树。他在使用人才方面,也没忘记自己的老师吴重憙。是年 9 月-11 月,袁世凯因事回籍,委吴重憙护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3 月 1 日,吴重憙在沪主持接办各省电报商局,厘订章程八条,严申律令,命各地分局遵办。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吴重憙出职仓场侍郎。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2 月,法国天主教南昌主教王安之(Jean.Marie.Lacruche)宴请江西南昌知县江召棠时,强求推翻前年就已经了结的新昌棠旧案,以扩大传教特权。江召棠坚拒不允。王安之竟以餐刀、利剪将江召棠刺死。消息传出,全城顿时群情鼎沸,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民众数万人集会于百花洲畔,连毁法英教堂、学堂四处,击毙王安之等法教士 6 人、英教士 3 人。清政府一味屈膝,下令处死民众 10 人,判刑 27 人。江西巡抚胡廷干被罢职。3 月,吴重憙出职江西巡抚。他到任后,立即清理这起教案带来的诸多病垢,肃整衙门,安抚百姓,一连十几日不得安寝。

(2) 管理实业

吴重憙在任广西巡抚期间,清涤弊窦,重饬规章,仅仅数月,铜元局就赢利百余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吴重憙出职河南巡抚。刚到任,他就接手了福公司在豫北售煤的涉外公案。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8 月,刚刚抵豫的巡抚吴重熹了解情况后,立即委派河南交涉洋务局议员、候补知府杨敬宸,修武县知县严良炳专赴天津与英国福公司总董事长白莱喜谈判售煤方案和开办路矿学堂事宜。并叮嘱谈判人员一定要根据条款,据理力争,不可曲意退让。一行人到天津后,白莱喜却傲慢的声称,福公司只与签订原章程的豫丰公司接洽,不与河南地方官员谈判。消息传回河南,吴重熹只好加派有名无实的豫丰公司帮董、候补知府方镜前往天津协助杨敬宸、严良炳与白莱喜谈判。经过一年的艰苦谈判与斗争,于宣统元年(1909 年)2 月 6 河南代表和福公司代表在哲美森厂签订了《河南交涉洋务局与福公司见煤后办事专条》。《专条》在规定福公司售煤的同时,其中第八条对福公司开办路矿学堂又作了如下规定:“路矿学堂,议定本年春季开办,除饭食由学生自备外,所有堂中宿息、舍宇、游戏场以及教习员司、夫役薪工、书籍、文具、仪器、标本、灯火、煤水,统归福公司筹给。”至此,英福公司再次被确认创建焦作路矿学堂。宣统二年(1910 年),吴重憙奉诏北京供职。

(3)忧国忧民、造福苍生

光绪三十年(1904 年)2 月,在中国东北旅顺口,日俄双方为争夺在中国的特权,爆发了“日俄战争”,数十万中国同胞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在旅顺的外国侨民都由本国政府或红十字会出面,接连撤离战区。宣布中立的清政府也派船接运中国同胞,遭到俄国的拒绝,船只不准入港。为救护中国难民,上海海关道沈敦和等人出于义愤,发起成立“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为得到国际上的承认,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四(1904 年 3 月 10 日),吴重熹、吕海寰、盛宣怀等钦差大臣代表中国政府,在上海邀请同样是中立国的英、美、德和法代表,共同协商成立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也称“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该会属慈善质,由中、英、美、德、法五个中立国合办,其直接目的在于救护“日俄战争”的难民及双方伤兵“出境”医治。“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公推吕海寰、盛宣怀、吴重熹为领袖,道员沈敦和、任锡汾、施则敬为中国办事总董,任凤苞兼总书记,英人威金生、裴式楷、安特生、麦尼而,法人勃鲁那,德人宝隆,美人葛累为西方四国办事总董。“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成立当年即得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承认。清政府得知后,立即予以承认,并恩帑白银十万两作经费。光绪皇帝手谕:“此会医治战地受伤军士,并拯救被难人民,实称善举。著颁发内银十万两,以资经费。”

(4)藏书故实

出身于书画名家,父吴式芬,岳父陈介祺,均为藏书名家,他亦对藏书、版本、金石的鉴别极为精审。收藏多名人题跋和珍本,辛亥以后,在天津与章钰等遗老以古籍、金石、目录之学相质疑,还与缪荃孙多书信来往,家有“石莲闇”,所藏藏图籍多有来历,曾有吴骞、唐翰题等家的旧藏,宋元刊本亦有数种,藏书处有“石莲闇”,编撰有《海丰吴氏藏书目》抄本 1 册,光绪二十五年(1899)编成,收录图书 1500种;手抄本《石莲闇藏书目》12 册,现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书印有“海丰吴氏藏书”、“曾为吴仲怿所得”、“海丰吴氏石莲闇”、“石莲闇藏书印”、“重憙鉴赏”、“石莲经眼”、“吴仲怿秘籍印”、“曾为吴仲怿所得”等。刊刻图书有《吴氏世德录》、《大清释例通考》、《九金人集》、《吴氏文存》等 10 余种。著述有《石莲闇诗》、《金石汇目》、《晦明轩稿》等。

 

西屋:

青铜器全形拓片当时为吴重亲手制作并收藏,后经现代特殊工艺仿制而成,为馈赠收藏之上乘极品。

六幅全全形拓片均钤印有"海丰吴氏"、"石莲拓"、"戊辰兵燹壬辰灰尽之馀"是吴重亲手拓制的佐证。六件青铜器的名称及寓意:者女觥,盛酒器、杞伯每乜,舀酒器,颂簋,盛食物的器物,这三件青铜器的寓意是“有吃有喝,年年有余”;冈鼎,寓“盘古造人,人丁兴旺;亚疑鼎,“鼎”字有“宰相”之意。寓意高贵、显赫;史宝瓶,寓意“永保平安。”

全形拓,又称器形拓、立体拓,为“下真迹一等”之珍品。全形拓综合运用临摹、剪纸、实拓等技巧,显示器物的真面貌,集金石、考古、美学三位一体,可谓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兼而有之。观《翁同年表》得知:清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书法家翁同当年经常遇到索价500两黄金的拓片。近年来,市场上拍卖了很多民国时期的作品,大多都在两、三万元之间。晚清全形拓的代表人物是金石学家陈介祺(1813-1884)。有信息称,迄今全中国精全形拓者,不超过五人。而吴重熹乃金石学家吴式芬之子,金石学家陈介祺之婿。自小耳濡目染,得其真传,故有此传世宝物。 

 

宝砚堂

这边是宝砚堂,海丰吴氏家藏万乘,故事颇多。其中,“坡里捡来黄土砚,雪堂怀古吊眉山。”即为吴氏家族珍藏的秘诀之一。说的是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吴式芬二十二岁那年,在黄州为官的祖父吴之得苏东坡“雪堂宝砚”之事。吴之为此还撰写了《雪堂宝砚记》。以后又在故里——海丰(无棣)营造“宝砚堂”珍藏宝砚。室内设有文房四宝,吴氏翰墨会友、品茶清谈多在此堂。各位领导看这幅对联“旧书不厌百回读;嘉树新成十亩荫” 上句出自苏东坡的诗句,对句并书写者是吴式芬次子吴重的亲家王懿荣。王懿荣是发现甲骨文,收藏殷墟甲骨的第一人。

各位领导看这幅对联“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聪颖特达文而又儒”。这是吴式芬的儿女亲家,也就是吴崇喜的岳丈陈介祺所书。鲁迅先生指出:“论收藏,莫过于潍县的陈介祺。”陈介祺家藏万印与吴氏家族家藏万卷曾并称齐鲁,可谓是门当户对。该联是对吴氏家族成员九世好学深思、累遗典籍的赞美。

各位领导请。现在各位领导看到的是吴之用东坡石鼓歌韵作的七言古诗《雪堂宝砚歌》,书丹者是我们无棣籍老乡,山东著名书法家王仲武老先生。

西屋:

李斯会稽山石刻这里悬挂的事丞相李斯篆书的会稽刻石。“会稽刻石”是秦始皇巡游会稽(在今浙江绍兴)时,为了祭奠大禹,宣扬功德,而命丞相李斯手书铭文,刻石记功的石碑。李斯所写的这篇铭文即题为《会稽刻石》,后来被司马迁载入《史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自统一天下的第三年即前219年(始皇二十九年)开始东巡,为彰显自己的统一事业功绩,在各地立了六块小篆碑刻,分别为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之罘(fu)刻石、碣石刻石和会稽刻石。李斯也因此成为书法史上第一个有书迹留存下来的书法家,古今第一小篆书法家。

《史晨碑》 又名《史晨前后碑》,两面刻,碑通高二百零七点五厘米,碑身高一百七十三点五厘米,宽八十五厘米,厚二十二点五厘米,无碑额。前碑全称《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9)三月。十七行,行三十六字。末行字原掩于石座中,旧拓多为三十五字,新拓恢复原貌三十六字,字径三点五厘米。碑文记载当时鲁相史晨及长史李谦奏祭祀孔子的奏章。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子庙碑》,刻于建宁元年(168)四月。十四行,行三十六至三十五字不等。此碑为东汉后期汉隶走向规范、成熟的典型。史晨简介

史 晨:字伯时,东汉建宁元年时担任鲁相,曾为祀孔而以隶书作碑,立于孔庙,史称“史晨碑”。该碑建于东汉灵帝的建宁二年,也就是公元169年的时候,距今已有1800多年之久。碑上所刻的文字,就是东汉时鲁相史晨、长史李谦祭祀孔子的文章,分为前后两碑,前碑载奏章,后碑叙飨礼之事,迄今全文完整可诵,隶书神碑超逸,端正谨严,为后世书法研习之宗。

景教碑这里悬挂的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拓片,其真迹立于西安碑林。这座石碑可非寻常唐碑可比,而是闻名海内外的世界四大名碑之一。正面刻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并颂”;碑左右两侧,刻有70名景教僧侣的叙利亚文署名,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景教”是基督教的一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景教碑》是国际知名度最高、被中外学者研究得最多的一块碑。

而在如此珍贵的石碑左侧,后人又刻上了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吴式芬的大名,全文为:“后一千七十九年咸丰己未,武林韩泰华来观。幸字画完整,重造碑亭覆焉。惜故友吴子方伯不及同游也,为怅然久之。”

 “武林”乃杭州旧称。 “吴子方伯”,即清末大名鼎鼎的金石学家吴式芬。韩泰华看到《景教碑》时,他所敬重的老上级和友人吴式芬已离开陕西六年,去世三年。观古碑的欣喜,使他重造碑亭,加以保护;出于对有共同爱好吴式芬敬重,以及文人间的惺惺相惜,使他在这么一块珍贵的石碑上,刻下了对吴式芬怀念的文字,实在令人感动,这也表明了吴式芬在多金石学研究方面的重要地位。

东屋:

东屋展橱中展示的是汉代砖雕及砖砚。汉砖上的雕饰,包罗万象,繁复美观。无论是彩绘或是浮雕图像都生动活泼,线条灵活;铭字砖与瓦当一样,实用价值依附于建筑、墓葬的需要。因此其文字内容表现为以下几种:

1.制砖的地名、人名和管辖官署之名。这种仅几个字的记名,承继战国、秦代制陶工艺的习惯,多以戳记铃压于砖面,如右司空生产的砖上铃有“右空”“空”的戳记。以后民间制砖业发展,这种砖文上的记名逐渐被墓主人的姓名所代替。这种戳记原本是一种劳动工具,与汉代盛行的以检奸萌的印玺作用并不相同,但因其留下的印陶痕迹类似封泥,故被视为玺印的一个分支。

2,制砖人用于建筑上的标记。这种标记主要是数目、建筑使用方位以及尺寸等等。多为工匠以硬器直接刻画于砖上,如陕西凤翔汉代子母砖上的“四百卅”字样。成批制作时以戳记表现记号,或因建筑需要以毛笔墨书于砖上,这一种标记亦不乏其例。

3.纪年与纪事。汉代陵墓与民间墓葬中多见这种记录造墓时间的模印砖铭,如“建宁元年八月十日造作砖”“本初元年岁在丙戌砖”等。墓砖上还

录了不遗徐力耗费巨资厚葬的史实,如辽宁省盖县东汉永和五年(140)的墓砖上所记:“永和五年造作,竭力无徐,用庸数千,士夫莫不相助,生死之义备矣。”

4.吉语、占祥祈祷之语。最初出现于几西汉宫殿官署建筑的铺地砖上,如“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砖、“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砖、长乐宫的“长乐未央、子孙益昌、千秋万岁”砖、“夏阳扶荔宫令壁与天地无极“砖、四川出土的“富贵昌、宜官堂,意气阳、乐未央,长相思、勿相忘,爵禄尊、寿万年”二十四字砖等等,通常书法讲究,富装饰趣味,与宫殿瓦当之精美相匹配。此外西安建章宫旧址出土的长方形“延年益寿、与天相侍、日月同光”砖,虽非铺地砖,但亦展现了华贵的宫廷色彩.与上述铺地砖当为同一品类。东汉时代,厚葬习俗遍及民间,小砖室墓上吉语砖铭大量出现,最常见的吉语是“大吉祥”“宜子孙”“富贵昌”之类,且与图案花纹相互映衬,表现了特有的装饰美。

5.墓志。汉代的墓志尚在雏形,具有典型意义的汉代墓志是出上于洛阳的刑徒墓砖,类似秦代的葬瓦,所记录的仅为刑徒姓名、里籍、卒年等。

6.其他。在汉代砖铭中还可见到数量较少的“买地券”,这是一种类似地契的随葬品,铭文记录了死者姓名、死亡年月及所买土地来源、大小、范围、价值、证人等。汉代地券多见铅板条,扬州甘泉东汉墓《刘元台买地砖券》是一块七棱柱砖,七面阴刻文字,颇类汉木机书写。此外汉代砖刻中还有一类与墓主事迹、制砖人、制造地均无关的铭文,大抵为民间工匠在劳动之徐的信手刻画,东汉末年安徽毫县《曹操宗族墓砖》中的许多铭文即属此种类型。流传至今的汉代《急就抓传》砖、《公羊传》砖,则当是民间工匠中通于文墨的书手所写刻。

南客厅

南面这排建筑是南客厅。

南账房

这座建筑是南账房,始建于明正统六(1441)年,原是明代户部尚书王佐的府第,清康熙三年(1664)吴自肃购置了此宅,成为海丰吴氏的账房,距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这间厢房采用的建筑风格是“斗拱”式建筑。这么大的房檐就是靠这些小的斗拱托起来的,它在墙内外是相对的,墙的里面有一根柱子支撑这两个斗拱,就把整个建筑托起来了。斗拱是中国建筑学会的会徽。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馆就是利用了这个工艺。

为什么堂堂户部尚书的府邸会成为吴家的账房呢?各位领导都知道“土木堡之役”,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大举入侵中原,王佐随英宗皇帝御驾亲征,在著名的“土木堡之役”中殉国。传说,他的相貌与明英宗形似,在英宗皇帝被围困的危急时刻,他换上皇帝的服装,被瓦剌士兵虏去,被砍下头颅献给瓦剌首领也先。后英宗的弟弟景泰皇帝即位,感年王佐的忠勇,追赠为少保。因为王佐的头颅被蒙古人虏去,遂下旨“金顶御葬”,给王佐做了一颗金脑袋,按照王侯的礼仪安葬。

《明史》评价王佐:“在户部久,不为赫赫名,而宽厚有度,政务纠纷,未尝废学,人称其君子。”

仪仗厅

这边是仪仗厅,是吴式芬的孙吴峋所建。原为停放轿帏、仪仗所用。

廊柱楹联“庭台似点菊花斑;院雨记听蕉叶香”是吴式芬金石学盟友何绍基撰题。

分布文物:吴式芬墓地祖茔石像生石马、石羊、四不像三件以及吴氏家族碑帽、三世荣丰碑刻两件,共计五件。据载,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统称石像,又称“翁仲”,是皇权仪卫的缩影。这种做法始于秦汉时期,此后历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数量和取象不尽相同。到了清代规定,二、三品官员准立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一是显示墓主人的身份等级地位,二是有驱邪、镇墓的含义。

  ●石马,通长250厘米,通高182厘米,通宽60厘米,重约4吨。是用青石雕刻而成,刀工精良,雕画细致。四足直立,双目炯炯。马身上刻有马鞍、马鞯、马蹬、马辔等纹饰,马鞯上一侧刻有单蟒戏珠,另一侧刻有蟒狮嬉戏,祥云图案点缀两侧。马鬃、马尾刻画流畅生动,形态逼真。发现如此完整、雕工如此精细的石像,在鲁北地区尚属首例,(为吴氏家族墓地的石像生,《吴氏族谱》记载:十世吴永孕、十一世吴自肃、十二世吴象默、十三世吴绍诗葬韩家村附近)。

       ●石羊,通长115厘米,通高75厘米,通宽32厘米,重约726千克。从大尾巴、大肥臀等整体造型看是一头绵羊,从头部弯曲长约0.20米的羊角看,是一头公绵羊。该石羊通体呈青黑色,由青石雕成,雕工精细,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结构圆润,体表光滑,形体肥硕,眼睛微眯,仪态安详。(为吴氏家族墓地的石像生,《吴氏族谱》记载:十世吴永孕、十一世吴自肃、十二世吴象默、十三世吴绍诗葬韩家村附近)。

       ●四不像,通长70厘米,通高137厘米,通宽49厘米,重约1300千克。青石质,造型别致,雕刻精美,形象生动,完整无损,2006年,为无棣镇南徐村村民刘建花在吴家坟耕作时意外发现。(为清代吴式芬墓地镇墓兽。)

●碑冒,一件,是放在墓碑上部的装饰件,由于人为破坏与碑体分离。该顶饰呈长方形立体造型,通长90厘米,通宽90厘米,厚34厘米,用黄色大理石料刻成,通体呈现米黄色,石料质地细腻,雕工精湛,盘龙深浮雕造型,神态栩栩如生,呈呼之欲出之感。石雕保护较完好,艺术价值很高。

       ●三世荣丰碑刻,为海丰吴氏的功德碑,2005年翻修“双虞壶斋”时,从后墙根根基部位出土。

舍房

       常家胜会寺石人造像两件以及吴坛墓碑、碑拓片一件,共计3件石刻。

       ●吴坛碑,刻有吴坛(江苏布政使)的曾祖吴自治、祖吴瑛、夫吴绍谟三世诰命全文,据考证,这是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向海丰吴氏颁封的三呈皇帝诰命,为海丰吴氏的功德碑之一。

       ●胜会寺石人造像,明代,高180厘米,底座高43厘米,通宽63厘米,青石质,原为常家村胜会寺石刻群的一部分,1996年从常家村运抵县文管所保存。

 柳堡镇常家村是历史上有名的“五皇庄”之一。以前,在村子的西南位置曾建有一座气势雄伟的庙宇,叫胜会寺也叫“疯和尚”庙,也叫活佛寺,文革期间被拆除。据无棣民国版县志载:“活佛寺,在常家庄。清康熙五十三年建,寺内石人二,贯甲胄。”活佛寺碑落款为:康熙五十三,知县赵昌撰记。

       ●石人的来历和传说:疯和尚庙内有两个大石人,重量大约在五六千斤左右,关于其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有一个传奇的来历和解救百姓的传说。

       传说,当时常家村从东南方向来了一辆马车,车上除了马车夫,还有一男一女两个跟车的。当来到疯和尚庙门口时,两个跟车的说要下去烧柱香,结果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出来,马车夫过去一看,一对男女都成了石人。1937年,石人浑身出汗,人们知道后认为不祥,全到海拔高的地方去避难,结果第二天就发生了海啸,常家村的百姓全都幸免于难。后来人们随着科学知识的增加,才认识到,石人出汗应该是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石人返潮。

 

 

吴公亭:

 ●亭额:吴公亭

 ●楹联:古大臣朝阳鸣凤,乡先生林下一人。

 ●碑刻:吴绍诗,字二南,自肃孙。生于康熙三十六年,卒于

乾隆四十一年。雍正时,以世父荐授七品京官,升刑部主事、员

外郎、郎中。除知陕西巩昌府、擢西安粮道、贵州粮驿道、荐擢

云南按察使、甘肃布政使。入觐,授刑部侍郎,简江西巡抚,入

为刑部尚书,转礼部。子坛擢刑部右侍郎,绍诗方贰,上特迁绍诗吏部,父子相代佐司寇,当世荣之。乾隆四十一年加尚书衔,卒赐葬谥恭定,诰授荣禄大夫。配王氏诰封一品夫人,子垣、坛。

    绍诗定修《名例》二卷,名例为律例全书之纲领。七十七虽乞养归田,辟西爽山庄,与父老课晴雨话桑麻,未尝及朝事,人皆忘其为达官。居里第,每闻邑侯鸣钲过门,必起立,邑侯知之后,出南门不鸣钲。有祠堂曹秀先书联云:“古大臣朝阳鸣凤,乡先生林下一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最后以一首诗结束吴式芬故居的参观行程“鸿儒世家天下闻,谁人不知吴式芬。兰心竹节浩然气,化作甘霖润古今!”无棣名胜古迹荟萃,田园风景秀美,欢迎各位领导再来无棣,最后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中共无棣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无棣县监察委员会 主办 技术支持:山东华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13001510号-1
来信请寄:滨州市无棣县政务中心东附楼113室 邮编:251900

鲁公网安备 37162302000056